就有記憶以來,我從沒去過鹿港,即便外婆家就在隔壁的和美。問了老黃,他說他也沒印象有去過;兩女兒當然也是。所以這是多麼值得紀念的一天--2016/1/31,我們全家第一次造訪鹿港哪。
鹿港屬於彰化縣,地理位置上是台灣西岸的中點。在荷據時代是鹿皮的最大輸出港,故稱鹿港;在清朝統治年間由於距離中國甚近,西元1784年設口開渡後,開啟了鹿港的繁榮興盛,當時更擁有「一府二鹿三艋舺」的美稱,成為台灣第二大城,鹿港八郊(「郊」,是清領時期商業行會組織,亦通稱為「郊商」)興起更帶動了商業的繁榮,一直到1845年港口泥沙淤積嚴重、縱貫鐵路未經過後,鹿港逐漸沒落。但也因此才能保留住眾多舊城區和古老建築,成為今日鹿港旅遊的最大特色。我們也就從鹿港老街開始認識鹿港。
鹿港老街泛指埔頭街、瑤林街、後車巷、大有街、泉州街、金盛巷一帶。清朝時期鹿港的移民多來自泉州的富商。市鎮發展過程中,港口附近因臨近河道,也成為船行與商家的重要據點。瑤林街與埔頭街即是當時「船頭行」(擁有船隻的貿易商)為進行兩岸間大宗貨品交易,沿著河岸建築的街道,極具歷史文化價值;1986年由政府出資整修並規劃為「鹿港古蹟保存區」。
相較於台灣許多老街是保留日據時期的歷史建築,鹿港老街可說是全台唯一保存最完整的清代閩南式建築「古市街」。漫步於鋪著紅地磚的街道上,兩旁的古老宅第、避邪古物,古樸門窗和門聯,都透露著昔日人們的生活。
不少屋主賣起民俗藝品來吸引遊客,可惜跟其他老街一樣,其中藝品和飾物多半來自中國大陸,無法彰顯當地傳統民俗工藝的特色。倒是幾家販賣糕點如鳳眼糕、牛舌餅、麵茶、杏仁茶的店家,仍堅持古法製造,值得品嚐。
「鹿港公會堂」,原是廈郊會館與供奉蘇府王爺的萬春宮,日據時期遭拆除改建,是當時鹿港最大的西式會堂建築,現改為「鹿港藝文館」提供藝文展演、文化活動及觀光休憩空間。
很難想像公會堂前廣場曾是清代鹿港溪畔重要的碼頭,現在假日才有許多藝文表演,廣場裡隱藏有滯洪池的設計,可調節老街淹水的問題。中間那個公會堂旗桿座,為30年代日據時期的「樣式建造物」。
我忙著研究公會堂和廣場的歷史時,黃家父女在一旁店家研究復古玩具。可惜這組小天使(後來名稱:阿爾卑斯山的山女)卡通玩偶是老闆收藏的非賣品,不然好想帶回家啊。
新祖宮,也是一座媽祖廟。相傳是由平定「林爽文之亂」的清將福康安奏請乾隆皇帝,於1788年撥款建造的,是全台唯一「公幣勅建」的媽祖廟。廟門上的「清乾隆帝敕建天后宮」匾額及牌樓旁「文武官員至此下馬」的石碑,充分顯示它的與眾不同。
鹿港天后宮創建於明末清初,遷建年代為清雍正3年(1725年)。係台灣唯一奉祀湄洲祖廟開基聖母神像的廟宇,由鹿港天后宮分靈分香出祖的大廟宇有北港朝天宮、麥寮拱範宮、朴子配天宮、彰化天后宮等等遍及國內外共達貳仟餘座,信徒遍佈於台灣各角落,終年香客絡繹不絕,每逢農曆一月至三月間的進香旺季,更是人潮洶湧,水洩不通。
除神靈顯赫,香火鼎盛外,更因廟宇年代久遠規模宏偉,而聞名遐邇。尤其建築結構富麗堂皇,古色古香,雕樑畫棟獨具匠心,彩繪及木石雕刻,皆精緻絕倫巧奪天工,頗有觀賞價值。
後車巷上這一座建於1830年的磚造「隘門」遺跡,是目前鹿港碩果僅存的隘門。
隘門是早期台灣傳統聚落所特有建築,屬於民間自衛措施的一種。 隘門在白天開啟,夜晚則關閉,只留一小孔用以監視出入者。如果一方械鬥敗鎮時,只需逃回自己的角頭內,關上隘門即可保安全。
隘門上書「門迎後車」四字。.
我們要去「書集喜室」。
每次看到汲水器就要壓(笑)。
老巷弄裡還有許多整修中的古蹟,也有許多荒廢的屋舍。
鹿港鎮第一公有零售市場,是聚集傳統小吃的本營,蚵仔煎、鴨肉羹、水晶餃、麵線糊、蝦丸、芋丸、肉丸、生炒五、龍山肉羹、豬血麵線等等,據說只要一佰元就能吃上三種以上的小吃,不過我們剛剛在天后宮旁已經吃飽。
終於找到好喜歡的「書集喜室」,將會另外撰文介紹。
回程我們走金盛巷,這是目前保存最為完整、曲折特色最明顯的「九曲巷」。鹿港的古巷道之所以迂迴彎曲,是先民為了抵擋冷冽的東北季風(九降風),故意將街屋蓋得參差錯落;彎曲巷道也有利於抵禦盜賊入侵;也有一說因為鬼只走直線,所以住在曲巷內可避邪。只是我們彎來繞去的同時,國中生納悶的問,這裡車子都開不進來,萬一發生火災,該如何是好?呵呵!先民是很有生活智慧的,很早就有防火巷的設計,我們這是沒走到的「摸乳巷」,就是一條防火巷呢。
歡迎按讚加入粉絲團並追蹤IG,掌握最新消息喔~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