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屆台南水岸藝術節Boulevard Art Festival Tainan 《水 生活》
日期:2017/10/7-10/29
地點:台南市運河星鑽公園、新臨安橋旁綠地
每日點燈:18:00~22:00
官網:https://baftainan.cargocollective.com/
臉書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af.tainan
早早就在行事曆上標記這個活動,本想安排在開幕這晚闔家同來,可宅爸宅小孩很難叫出門,本宮索性趁著夜跑,直接跑來參加啦,從我們家跑過來大約4K,中間我還繞去拍了一些2017臺灣設計展的與城市共舞的街角裝飾藝術,來回一共跑了9.28K。
位於台南市中西區民生路二段的新臨安橋從電影《總舖師》熱映後,就變成著名景點,斜張橋的造型,極像揚帆的大帆船,兩側燈光會固定改變顏色,將運河邊的夜色點綴得璀璨美麗,又被稱為台南彩虹橋。
「台南水岸藝術節」的策劃緣自於水色藝術工坊 Mizuiro Workshop2013年正式入駐運河岸邊,運河沿岸景緻是藏身於都市巷內的親水河岸步道,因環境如此迷人與自然,才開始思考以藝術發展河岸藝術特區的可能性。
已經是第三屆,每屆主題都與水有關,今年的《水生活Aqua Life》源自第二屆主題《水風光2046》探討30年後的地球環境概念,全球暖化下預知海平面上升將淹沒大片陸地,人類對於生活在陸地的既有概念將被重新定義。試想有一天當陸地不再乘載人類居住所需,外太空移居計畫又遙不可及,海上生活是依天衍發的一種可能性。
當人們以水為家,生活的許多型態也即將改變,我們幻見的生命狀態又將以何種型態重新被定義。(以上介紹與下文中藝術作品介紹均摘自官網)
展出的藝術作品絕大部分在陳設在水面上,作為開幕音樂表演場域的「海上居酒屋」是其中之一。
海上居酒屋
未來的世界,海平面上升,水路代替了陸路,人類仰賴水上的交通工具生活,食衣住行逐漸與其結合,流動小食部因應而生。台南以美食聞名,在未來,流動小食部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。概念發想自城市中隨處可見的流動餐車,各式各樣的美食每天於不同的地點出現。將餐車移至水上,打造獨特的水上露天食堂,人們可以一邊欣賞水上風景、一邊喝酒、一邊用餐。
Boboro
未來,是一個孤獨的世界。人與自己相處是一個與自己的對話的旅行。所有的一切,回到一個人的世界中滿足,就像網路大海中的自己,不需出門,不需面對面,也能生活。
當水成為最大的平面,所有距離都是真實的距離。未來世界,boboro是一個最小旅行單位,這是一個交通工具,也是一個住宿飯店,它承載著傳遞,不僅是人的運輸,而是曾經存在的文化痕跡。
海岸第一排,台灣海峽帝寶
未來因環境氣候變遷造成海平面升高,導致人類群聚於陸地的生活習慣被迫改變,我們大膽假設陸地大面積減少甚至消失,為了養活全球人口的基礎糧食條件,工業或時尚產業強制減量或消失,不再需要石油、能源、路用交通工具、半導體、3C產品、衣物,甚至全球化的金融市場和貨幣交易也逐漸式微,人類生存僅求溫飽並延續生命,珍貴的土地回歸至保存飲用水和提供農業特定用途。
因此對於聚落發展和居住模式,人類開始被迫在汪洋大海尋找住所,所以有了「船屋」生活型態,為求餬口必須以物易物,學習靠海生存是基本技能,但成果往往是大量過去人類製造的海洋垃圾,而泥土、肥料、淡水取代黃金鑽石變成稀有高貴的物質,過去人類最終追求的科技發展與名利目標,在未來時代的環境或許還不如泥土與糞便,最後長久永存且不變的只剩下精神寄託的信仰,請過去的祖先保佑子孫平安長大。
未拆封山水
興建台南運河是為讓外海船隻能循水路直抵臺南市中心,帶動市區繁榮。船,是帶有移動轉換和交易的符號。現今的海運貿易如此發達,使我們越來越容易輸出和輸入本地和異國物品,包括人們生活中的各項產品,就連自然山水也可被交易,透過工業技術將這些自然資源轉換成各種具有經濟價值的物質,進行商業交往。我不禁想像,今天如果是一座山頭被具體的輸入或輸出異地,我們又會是如何看待這樣的挪移呢?於是,我沿著想像,運用船面船體空間進行山景造型的堆砌,模擬海運包裝方式,以膠膜覆蓋,呈現山景被打包後的景象。
現在看來「愚公移山」是一個當代寓言,我們可以堅持不懈,一己之力和私欲改變自然萬象,可是這樣的行為對環境造成的影響,難道我們能視而不見、掩耳不聽,置身事外嗎? 隨著環境氣候的驟變,我們正面臨考驗,北極冰融,海平面上升,熟悉的地貌不復存在,屆時,可能連「掬一把故鄉土」的機會都沒有,將山景挪移到「船」這個浮動的載體上,或許也將成為我們思鄉和尋根的一種感性儀式。
吐納水色
水孕育無數生命,河流發展人類文明,造一葉潔白的極淨之舟,以白布運用綑紮的身體勞動過程,將精神意念融入,自由蔓生出介於植物與動物間的觸角,伸入河中,透過布纖維吸取河水,形成自然的漸層色彩,在呼吸吐納間,採集河水在人的生活與生態間的平衡水色。
期望讓此創作融入河岸地景之中,如同有機生命體般,隨者時間緩緩變化,在水波晃蕩間起伏、呼吸,也成為運河水色之見證。河流曾是先民尋找安身立命的拓荒古道,承載著人的情感、重量,河川的污染也見證人類的自私與無情,每個人心中都有一葉極淨之舟,延伸愛的觸角,我們需要一起努力,讓運河再生與自然共生。
夢土
東西方皆有許多洪水淹沒大地的古老傳說,普遍以神靈懲罰人類為因。而破壞是為了建立新的世界與秩序,然昌明至今,地球暖化水平面上升卻可能是人類過度發展造成的惡果。如果可以,你期待一個怎樣的世界?「夢土」以木舟乘載竹編佛頭為主體,內置圓形浮球燈並延伸木舟附近水域,營造冥思祥和的意境。
虹
因為人類的縱情貪慾,導致地球遭逢氣候劇變而歷劫災難,枯枝、漂流木取代原本茂密的森林,萬物被迫離開原本居住的家園,在驚濤駭浪的茫茫大海中尋得寸草之地。藉著七彩霓虹旋轉燈及警示燈閃爍滾動,在河水上波動而呈現絢爛、幻化迷離的光彩,作品以複合媒材製作,以紅色警示燈套接枯枝漂流木暗喻災難警世,萬物化作黑色獸身尋求新的生存樂園,迎向七彩旋轉霓虹燈前的新天地!
綠舟
倘若綠地不再,僅存的木舟及植物將成最後生存的冀望,作品裝設翅膀及各色植栽成自由綠舟(洲),營造生意盎然意象,船首孤獨的木偶,引導引起人們反思摧毀自然生態的結果。
看心情
這是三義木雕藝術家郭永富先生作品。他表示生活是需要一些能滿足心靈而付出的冒險,只為了能充分感受自我在的意識。懷抱著素樸單純的感性之心,去構築任何可以在水中生活的想像,試著用簡單的線條、塊面與象徵符號語意裡,描繪「人與水」共存的的樣態,展現和諧的關係。
與水之歡
水是孕育萬物的泉源,然而現代化如我們卻與生命引以為命脈的河水,關係如此的疏離。
人類終究是陸地上的生物,我們依賴水而生,卻恐懼與水接近。不久的近未來人類極有可能必須面臨被迫於水上生活,思考如何在有限範圍爭取生存空間,與水共生共存。作品發想概念來自於兒童讀物「木偶奇遇記」,小木偶父親搭乘的小船遭巨鯨吞沒,於是在鯨魚肚中以殘破的小船改造成為住家,整體造型選擇以鯨的形象呈現,訴求與水融和的概念,造型簡約成為居住的樣貌,順應自然而生,在水流的運作中些微擺。
幻想的地誌學
過去,經過海洋我們才通過野蠻的「自然」,進入到所謂的現代「文明」。
如果再到2046的地球,經過「文明」現代人的摧殘,又再度回到「自然」的野蠻。因此回到水世界的生活,原來的土地的記憶變成強烈的渴望,生活還要繼續,睡覺、吃飯、洗澡、坐下、散步、作夢、看星星、珍寶的土壤、還有樹木嗎?還有動物可以養嗎?如果水上生活是真實的,甚麼是幻想?
整體而言,是從2046的未來水上生活,想像這樣的人類生活背後的反省。所以從一個住家的想像來進行。綜合生活的慾望,與水上生活之後,反過來對於陸地、土壤、森林樹木花草的懷念、在2046我們的腿除了游泳還是游泳嗎?可以散個步嗎?我們曾經擁有的陸地生活竟然成為珍貴的記憶與回憶。日常生活的瑣事不在之後,真的才會想要珍惜!
漫遊者
潮漲潮退的水與岸,本來是自然界的美事,也是定律,水溫潤了土地,也使生命壯茁。但是當溫度上升,冰山融化,水與岸的關係就不如從前和諧了,人類與水爭地宛若末世景象。作品由三件腳踏水泵與玻璃箱構成,觀賞者踏動水泵,將水箱內的水抽走,水平線與障礙物下降才能有清楚的視野,但當水量下降到一定程度時,電動水泵又適時開動將水抽回水箱內,往復如此的人水之爭。
樹 空間
人類文明、科技的進步神速,造成自然環境以及生存空間的過度負載,因此引發大自然的反撲,從全球暖化即可看出氣候變遷已經成為無法抵擋的趨勢。首當其衝的將是水岸城市的生活環境,重新思考水岸環境及生態的永續性,「樹 空間」即建立在與水共生的環境基礎上,藉由本作品,期望讓大家重新省思如何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、永續發展的方式。
大自然的力量不容小覷,這次展出即是透過15件主題藝術作品(作品「行船」我拍太糊,就沒放上來)提醒大家如果不做任何改變,《水 生活》非常有可能成為未來我們生活的型態。
河邊草地上也有許多雕塑創作,晚上打燈別有風情,但我相信白天也很有看頭,建議大家可以在傍晚還有天光時過來,一直待到點燈後,一次收集水岸藝術節的白天與夜晚。
展期的假日都有帆船體驗,也會有音樂會、DJ Show和演唱會等活動,詳情請參考活動粉絲專頁。
交通方式
公車:搭乘台南市2號公車於「民生路二段站」下車,沿民生路往安平方向步行,遇臨安路左轉,於新臨安橋旁的河濱公園,步行約5分鐘。
停車:民生路臨時收費停車場,於民生路二段上星巴克對面,G25公有停車場或運河星鑽公園前停車場。
歡迎按讚加入粉絲團並追蹤IG,掌握最新消息喔~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